诸大建指出,为了提高单位资源消耗的产出,上海2040首次提出了“底线”概念,例如守住3200平方公里的建筑用地面积,来倒逼结构转型。不少人质疑:什么都约束了,上海还有没有发展?
诸大建解释道,首先,底线存在弹性,有一定空间留白;其次,上海接下来是“绿色发展”,是有约束的发展,是“繁荣的退却”,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本消耗的“脱钩发展”(即: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不再呈正比例关系),在存量上保证更生态的、更有质量的发展。诸大建打了个比方:崇明生态岛,它绝不是专门保护生态,而是要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共生,是“生态+”各方面的发展。“未来,上海会争取全面采用这个模式。”
生态用地面积不小于60%
诸大建认为,“恢复绿地”是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。目前,上海的绿地面积尚不足以达到全国大城市的基本水平。2015年底,全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仅7.6平方米/人,其中中心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到4平方米/人。“该水平远低于上海对标的纽伦巴东四大城市。”
对于市民特别关切的公园绿地问题,诸大建指出,上海会形成以国家公园、区域公园、城市公园、地区公园、社区公园为主体的城乡公园体系。到2040年,全市人均公共绿地力争达到15平方米,在市域范围内建成30片大型区域公园,实现城市公园、地区公园、社区公园的全覆盖。
为恢复生态空间,上海2040还特别提出“生态控制线”和“基本农田控制线”。此外,上海将共同维护构成长三角区域的重要生态空间要素,包括“岛(崇明岛)、湖(淀山湖)、滩(东海海域湿地)、湾(杭州湾)”大片生态片域;要加强区域生态走廊和绿道衔接。对上游产业用地进行控制,沿长江、黄浦江、吴淞江和杭州湾四个方面,形成生态廊道衔接,推进林地建设,加强生态修复,形成绿道对接。
通过“海绵城市”增加城市安全韧性
什么是城市安全韧性?诸大建指出,弹性与韧性不是一个概念,弹性是灵活应对性,而韧性是指当出现自然灾害和认为灾害时,城市恢复能力和避免灾害的能力。
同济大学虽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全国领先,但是“同济人”常常自嘲去“同济看海”。诸大建解释道,这并不是由于同济“治不好”自家门口的水,而是由于同济大学处在虹口和杨浦两区最低的地方,虽然地面排水系统(又称灰色基础设施)功能完善,但是地下河道(又称绿色基础设施)却没有足够的容量把积水排掉。
在上海,积水问题已经困扰了政府和社会多年。河道排量跟不上,排水系统再完善,也只是治标不治本。诸大建指出,上海2040要继续推动“海绵城市”建设,增强城市韧性。通过完善城乡雨水排水体系,加强对强降水的预警应急;要保护河流、湖泊等天然“海绵体”,通过低冲击开发建设手段增加人工“海绵体”,实现“增渗减排”和源头径流量控制。
发展功能混合的紧凑城市
据媒体报道,上海去年PM2.5浓度约为51微克/立方米,基本与前年持平。但和其他全球城市相比,差距仍然不小:2013年伦敦PM2.5浓度仅为20微克/立方米,而纽约和东京在2012年的PM2.5浓度分别只有14微克/立方米和19.1微克/立方米。不仅是PM2.5浓度,上海的碳排放在全球大城市中也处于最高之列。据2012年世界银行报告《中国可持续性低碳城市发展》,上海在电力(以火力发电为主)和工业领域的碳排放量,远高于东京、洛杉矶、纽约、巴塞罗那等地。
为此,上海2040提出全市碳排放要于2025年达到峰值,并在2040年较峰值下降15%;2040年,PM2.5浓度控制在20微克/立方米,较2015年缩减60%以上。
如何通过城市规划与空间措施实现?诸大建介绍,要通过功能混合的紧凑城市实现低碳转型。在交通层面:向轨道交通和短途出行转变,建设低碳建设节能建筑;在建筑方面:通过地区温度系统有效地调控温度。此外要促进工业用地转型,工业用地比例控制在10%至15%(现在约占30%);发展功能混合的紧凑城市,建设低碳节能建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