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日上午,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主任会议听取了郑州市“公交都市”建设情况的报告,根据报告显示,我市已建成1092公里的快速公交线路,到2017年底建成快速公交线路要达到1126公里,公交专用道里程要达到500公里以上;地铁1号线二期、城郊铁路一期今年年底前完工,到2020年,将形成11条运营线路、总长302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。
到2020年将建成
302公里轨道交通
近年来,我市已累计投入1500余亿元,加快推进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。
目前,我市已开通地铁1号线一期和2号线一期,形成了轨道交通“十字”结构。截至2016年8月底,轨道交通累计完成客运量2.19亿人次。
今年7月,市政府专门印发了《加快公共交通建设、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实施方案》,进一步就加快公共交通建设进行安排部署。按照实施方案,续建地铁5号线,计划今年年底前开工建设地铁2号线二期、3号线一期和二期、4号线、10号线、11号线、城郊铁路二期、14号线一期等轨道交通项目。
到2020年,我市将形成11条运营线路、总长302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。
我市绿色公交车
目前已达4017辆
我市还加快实施智能公交体系建设,累计投入资金4.6亿元,推进城市公交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建设,2015年建成“一个中心、三个平台、五大应用系统”,实现了公交车、出租车、地铁等GPS智能调度和监控全覆盖。
“一卡通”推广使用力度加大,截至目前,我市“一卡通”发卡量达360余万张。
近几年,我市每年购置新型空调公交车均在500辆以上,目前我市公交车总数达6221辆,其中绿色公交车4017辆,占公交车总数的64%,公交车排放全部达到国家标准,黄标公交车全部退出运营,成为全国第二家成功申报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城市。
明年年底建成快速
公交线路1126公里
2012年以来,我市先后建成郑州高铁站、长途客运北站、西流湖地铁站等多个大型换乘枢纽站,同时还建成了27个公交场站,总面积540亩,公交港湾152处。结合“两环三十一放射”生态廊道和城区道路建设,我市新建生态廊道280公里、人行步道315.4公里、自行车道326.2公里、公交港湾300余处。
目前,我市城市建成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%,实现主城区500米范围内上车、5分钟内换乘。
距2017年国家进行公交都市创建考核验收还有一年多时间,公交都市创建已进入攻坚阶段,时间紧,任务重。
力争2016年底建成地铁1号线二期、城郊铁路一期项目;加快地铁5号线续建项目进度,确保按计划节点推进;开工建设3号线(一、二期)、4号线、城郊铁路二期(机场至郑州南站)、2号线二期、10号线、11号线以及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配套工程;加快推进6号线、8号线一期、9号线二期前期工作,确保2017年开工建设。
2016年建设农业路(瑞达路—中州大道)、农业南路(中州大道—商鼎路)、秦岭路等快速公交项目4条、36.9公里;2017年建设陇海西路、陇海东路、长江东路、107辅道等快速公交项目5条、52.1公里;至2017年底,我市快速公交达到78条、1126公里。
进一步研究制定公交场站建设意见,对已规划的公交场站尽快列入建设计划,及早开工建设。2016年建设公交场站21处、924亩;2017年建设公交场站8处、662亩;至2017年底,我市公交场站达到107处、3500余亩,公共汽电车进场率要达到80%以上。
明年年底公交专用道
里程达500公里以上
市区新建、改建的主干道同步规划、建设公交专用道,逐步形成公交优先通行网络。2016年建成中原西路、文化路、建设路等12条、191.5公里公交专用道;2017年建成莲花街、桐柏路、未来路、国基路等10条、148.2公里公交专用道。到2017年底,我市公交专用道里程达500公里以上。
强化公交专用道使用监管,加快设置公交专用道移动抓拍电子监控设备,严格查处占用公交专用道等交通违法行为;加快公交信号优先系统建设,提高公交车行驶速度和正点率。
优化公共交通线路和站点设置,扩大线网和站点覆盖范围,不断提高覆盖率、准点率和运行速度;推进公交与其他不同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,改善公共交通的通达性和便捷性。进一步提高新能源车和空调车使用比例;科学制定轨道交通发车频率,合理控制高峰时段车辆满载率,让市民乘车更舒适。
适应郑州都市区建设需要,统筹规划城乡公交服务网络和设施建设,推动城市公交线路向城市周边延伸,提高城市公交服务广度,促进城市公交与道路客运班线有效衔接,提高城乡客运资源共享水平。